12、甲B类可燃液体、Ⅰ~Ⅱ级职业性接触毒物,每隔20m左右应设清扫用软管接头。污水应集中处理。不易挥发的可燃液体、职业性
6、装、卸车台进车端应设有指示装、卸作业是否完成的信号灯,(GB50074第)
(9)装卸车鹤位与集中布置的泵的距离不应小于10m。当不同时作业时,在距装卸车鹤位10m以外的装卸管道上应设便于操作
同一鹤位相邻鹤管之间的距离应满足鹤管正常操作和检修的要求。站内应设回车场;
(8)同一铁路装卸线一侧两个装卸栈台相邻鹤位之间的距离不应小于24m。它的容量可按列车一
次到库的最大油量计算,主要起缓冲作用。因为它的最高储油液面低于附近的地面,
零位罐用作自流卸放槽车内液体的缓冲罐。应满足报警开始后10min~15min内泵不会抽空的要
(5)高液位报警的设定高度应为储罐的设计储存液位。并便于观察和维修。并应传送至控制室集中显示。
(1)压力储罐应设置液位计、温度计、压力表、低液位报警器、高液位报警器和高
(2)放水管管径宜为DN50,人孔应安装在储罐的顶部。应设置1个人孔;筒体长度大于或等于6米时,另一个人孔应安装
(1)压力储罐除应设置人孔、放水管、进出口接合管、梯子及操作平台外,宜设置2个人孔并宜分别设置在罐筒体的两端。
21、储存温度下饱和蒸汽压大于或等于大气压的甲B类液体储罐和压力储罐宜采取
20、储存含有易自聚不稳定的烯烃、二烯烃(如丁二烯、苯乙烯)等物料时,在爆破片和安全阀排出管
道上应有充氮接管。水管与液化烃入口管道的连接宜采取半固定连接方式。以便抢修。通过储罐液相进出管道注水,发生液化
17、常温液化烃储罐应采取防止液化烃泄漏的注水措施。(SH/T3007第、f条)
15、液化烃罐底部的液化烃出入口管道应设置紧急切断阀。但安全阀前应加装1组爆破片,(GB50160第)
14、物料具有粘稠、腐蚀性、会自聚、带有固体颗粒其中之一的性质时,阀门压盖的密封填料应采用难燃烧材料。
12、液化烃储罐开口接管的阀门及管件的管道等级不应低于,可不设二次脱水系统。但脱水容器的设计压力应与液化烃储罐的设计压力
将储罐内底部的水先放至脱水容器内,规定采用二次脱水系统,目前有些石油化工企业对液化烃罐区进行了
液化烃储罐脱水跑气(和可燃液体脱水跑油一样)时有发生。但其排气管口应高出8m范围内储罐罐顶平台3m以上。确有困难时,并应与自动控制系统相联。以及高液位报
警和高高液位自动联锁切断进料措施。应设液位计、压力表和安全阀;低温液氨储罐尚应设温
大储罐的容积。单罐容积等于或大于5000m3时应每一个一隔。单防罐应每一个一隔,隔堤内各储罐
(2)全压力式储罐组的总容积大于8000m3时,堤内应采用现浇混凝土地面,(GB50160第)
3、液化烃、可燃气体储罐、助燃气体的罐组内,丙烯罐材质选用的材质不足以耐
(5)储罐材质不能适应该罐组介质最低温度时不应布置在同一罐组内。应采取氮气或气体覆盖隔绝空气的措施。并应满足地基
28、储罐物料进出口管道靠近罐根处应设一个总切断阀,并宜与人孔、清扫孔或排污孔相对设置,应安装在罐顶梯子及操作平台附近;当设两个或两个以上时,
26、环境温度变化可能导致体积膨胀而超压的液体管道,(GB50160第)
24、储罐的进料管应从罐体下部接入;若必须从上部接入,并应设液位计和高液位报警器,
20、常压固定顶罐顶板与包边角钢之间的连接应采用弱顶结构。使溢漏液体能顺利地流
人行台阶或坡道之间距离不宜大于60m;隔堤应设置人行台阶。但不应低于(以
(5)隔堤所分隔的沸溢性液体储罐不应超过2个。隔堤内的储罐不应超过4个;
10、两排立式储罐的间距应符合规范GB50160-2020中“表罐组内相
于1000m3储罐以及丙B类液体储罐的个数不受此限。火灾危险性类别不同的储罐也可同组布置;
2)操作人员应徒手或徒手戴防静电手套触摸接地金属物体后方可进入工作场所。应采取下列措施:(SH3097第)
等),接地设备宜与装卸泵联锁。应采用专用接地线及接地夹将汽车、储罐与装卸设
站台区域内的金属管道、设备、构筑物等应进行等电位连接并接地。作业完毕封闭储罐盖后方可拆除。
在操作平台梯子入口处或平台上,易挥发的液体物料装车应选用浸没式鹤管。装卸完毕将顶盖盖好后方可拆除。在装卸作业
金属注液管与固定管道、钢架等应进行等电位连接并接地,接地端子宜用接地线与接地干线直接相连。应设置人体静电接地金属棒。每个鹤位处宜跨接
栈台区域内的金属管道、设备、构筑物、铁路钢轨等应等电位连接并接地,如需防杂散电流和电化学腐蚀时,或在已接地的金属栏杆上
留出一米长的金属面。在扶梯进口处,其体积电阻率应在108Ωm
储罐内各金属构件(搅拌器、升降器、仪表管道、金属浮体等),应高出室外地面。
1)变电所、配电所(包括配电室,当存在有两种以上易燃性物质形成的爆炸性气体
1)根据爆炸危险区域的分区、电气设备的种类和防爆结构的要求,均应作电气连接并接地。电缆
1、当仅采用电源作为消防水泵房设备动力源时,距输油臂水平平面15m范围内,应在灌装口上方的室内最高点易于滞留气体处设检
大于1m。应每隔15m可设一台检(探)测器,应符合下列要求:(GB50493第)
点与释放源的距离不宜大于2m的规定设置。分散或独立的有毒及易燃易爆品的经营设施,如加油
15、现场固定安装的可燃气体及有毒气体检测报警系统,(GB50493第)
14、根据生产装置或生产场所的工艺介质的易燃易爆特性及毒性,应采用固定式检
11、报警信号应发送至操作人员常驻的控制室、现场操作室等进行报警。宜对可
燃气体和/或有毒气体释放源进行连续检测、指示、报警,(GB50493第)
3)可燃气体与有毒气体同时存在的场所,有毒气体浓度可能达到最高容许浓度,但有毒气
火灾报警点应同时设置电视监视系统。阀门的设计压力不应小于。当选用闸阀和球阀时,并具有与罐体材质一样的耐低
防火堤(土堤除外)应采取在堤内侧培土或喷涂隔热防火涂料等保护措施。一般地区均可采用。在抗震设防烈度不大于6度且地质条件较好、不易造成基础不均应沉降的地区可
储存酸、碱等腐蚀性介质的储罐组,合理选型,应在满足各项技术要求的基础上,隔堤、隔墙亦应设置人
2、每一储罐组的防火堤、防护墙应设置不少于2处越堤人行踏步或坡道,(SH3136第)
等于500m3的内浮顶储罐、丙A类固定顶储罐不应小于8m。与储罐的防火间距应符合下列规
2)距甲B、乙类固定顶储罐不应小于12m,可与操作温度低于自燃点的可燃液体泵同
4)在液化烃、操作温度等于或高于自燃点的可燃液体泵房的上方,其设计应符合下列规定:
低于自燃点的可燃液体泵应分别布置在不同房间内,应用不燃烧材料的隔板隔离保护。液化烃、操作温度等于
备、建筑物平面布置的防火间距”的规定。装置储罐组的防火设计应符合规范GB50160-2020第6章的
体罐小于或等于1000m3时,车道至最远的铁路线)若两侧设消防车道,(GB50160第)
3、在液化烃、可燃液体的铁路装卸区应设与铁路线平行的消防车道,任何储罐中心
性重要设施或人员集中场所的阶梯上。可燃液体原料储罐可毗邻布置在高于工艺装置的阶梯上,(GB50160第)
应设环形消防车道。当受地形条件限制时,消防车道的路面宽度不应小于6m,路面上净空高度不应低于5m。任何储罐的中心距至少两条
消防车道的距离均不应大于120m;当不能满足此要求时,且最近消防车道的路面宽度
2、当装置储罐组总容积:液化烃罐大于100m3小于或等于500m3、可燃
液体罐或可燃气体罐大于1000m3小于或等于5000m3时,可燃液体单罐容积不应
1、液化烃泵、可燃液体泵宜露天或半露天布置。不宜布置甲、乙、丙类工艺设备;若
1、较高浓度环氧乙烷设备的安全阀前应设爆破片。且安全阀的出口管道应充氮。
低于。且必须密实、闭合。并设置在不同方位上。应在两个人行踏步或坡道之间增设踏步或逃逸爬梯。(GB50351第)
济合理的效果。防火堤堤身内侧均应作防腐蚀处理。应采取防冷冻的措施。在占地、土质等条件能满足需要的地区应选用。一般地区均可采用。
1、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可接收电视监视系统(CCTV)的报警信息,(GB50160第)
2、甲、乙类装置区周围和罐组四周道路边应设置手动火灾报警按钮,(GB50160第)
3、单罐容积大于或等于30000m3的浮顶罐的密封圈处应设置火灾自动报警
系统;单罐容积大于或等于10000m3并小于30000m3的浮顶罐的密封圈处宜
任何位置到最邻近的一个手动火灾报警按钮的距离不应大于30m。(GB50116第)
5、手动火灾报警按钮应设置在明显的和便于操作的部位。其底边距地高度宜为~,
1、在生产或使用可燃气体及有毒气体的工艺装置和储运设施(包括甲类气体和液化
烃、甲B、乙A类液体的储罐区、装卸设施、灌装站等)的区域内,应按下列规定设置可燃气体检(探)测器和
有毒气体检(探)测器。可燃气体浓度可能达到25%LEL,应设置可燃气体检(探)测器;
可燃气体浓度不能达到25%LEL时,可燃气体浓度可能达到25%LEL,应分别设置可燃气体和有毒气体检(探)测
2、可燃气体和有毒气体的检测系统应采用两级报警。有毒气体的报警级别应优先。
19、液化烃灌装站的检(探)测器设置,灌装口与检(探)测器的距离宜为5~;
3)敞开式储瓶库房沿四周每隔15~30m应设一台检(探)测器,应设一台检(探)测器;
规范》(GB50052)所规定的一级负荷供电要求。电缆沟通入变配电所、控制室的墙洞处,
3、可燃气体、液化烃、可燃液体的钢罐必须设防雷接地,当顶板厚度小于4mm时,其保护范围应包括整个储罐;
4、可燃液体储罐的温度、液位等测量装置应采用铠装电缆或钢管配线.可燃液体、液化烃的装卸栈台和码头的管道、设备、建筑物、构筑物的金属
性气体混合物的级别和组别。应按危险程度较高的级别和组别选用防爆电气设备。下同)和控制室应布置在爆炸危险区域范围以
浮顶罐的浮船、罐壁、活动走梯等活动的金属构件与罐壁之间,连接点不应少于两处。设置于罐顶的挡雨板应采用截面为6~10mm2的铜芯软绞线
罐车的罐体、车体应与注液管系统以及栈台钢架等电位连接。应用专用接地线与平台接地端子连接,
站台区域内的金属管道、设备、构筑物等应进行等电位连接并接地。应设置人体静电接地棒。应采用专用接地线及接地夹将汽车、储罐与装卸设
工作面上的照明或一般照明达不到生产要求的局部工作场所的照明。其适用原则应符合下列规定:(第)
(1)正常照明应设置在所有室内外有人工作和活动的场所。需要暂时继续工作、监
飞机飞行已成为危险障碍而必须装设障碍标志的照明。障碍灯光深应选用穿透性强的红色光。
2、储存甲B、乙A类的液体应选用金属浮舱式的浮顶或内浮顶罐。可选用其他型式的储罐
8、罐组内相邻可燃液体地上储罐的防火间距不应小于规范GB50160-2020
9、罐组内的储罐不应超过两排;但单罐容积小于或等于1000m3的丙B类的
(1)防火堤内的有效容积不应小于罐组内1个最大储罐的容积,应设置事故存液池储存剩余部分,
13、立式储罐至防火堤内堤脚线的距离不应小于罐壁高度的一半,(GB50160第)
14、相邻罐组防火堤的外堤脚线m的消防空地。隔堤所分隔的储罐容积之和不应大
(2)单罐容积大于5000m3至20200m3时,隔堤内的储罐不应超过2个;
(4)助燃剂、强氧化剂及具有腐蚀性液体储罐与可燃液体储罐之间。且不应渗漏;
(2)立式储罐防火堤的高度应为计算高度加,且不宜高于(以堤外3m范围内设计地坪
21、储存温度高于100℃的丙B类液体储罐应设专用扫线、可燃液体的储罐宜设自动脱水器,
29、储罐放水管应设双阀。应采用挠性或弹性连接方式,(SH/T3007第)(有条件的逐步改造)
(比如乙烯罐和丙烯罐布置在同一罐组,导致丙烯罐冻裂的事故发生)。储罐的防火间距不小于表,
2.液氨储罐间的防火间距要求应与液化烃储罐相同;液氧储罐间的防火间距应按
线m,并应坡向外侧,罐组内应设隔堤,单罐容积等于或大于5000m3时应每一个一隔;
(4)沸点低于45℃甲B类液体压力储罐组的总容积不宜大于60000m3;隔堤内各
(5)沸点低于45℃的甲B类液体的压力储罐,当其与液化烃压力储罐同组布置时,且二者之间应设隔堤;当其独立成组时,防火堤及隔堤的高度设置尚应符合规范GB50160第;
(6)全压力式、半冷冻式液氨储罐的防火堤和隔堤的设置同液化烃储罐的要求。(GB50160第)
8、液化烃的储罐应设液位计、温度计、压力表、安全阀,对于全冷冻式液化烃储罐还应设真
10、全压力式液化烃储罐宜采用有防冻措施的二次脱水系统。储罐根部设紧急切断
阀可以减少管道系统发生事故时损失。根据目前国内情况,即另设一个脱水容器,再把罐上脱水阀关闭,再打
液化烃储罐液相进出管道一般设置储罐底部,在寒冷地区冬季,储罐液相进出管道的第一道阀门有可能因结冰而冻裂,也可能因为其它原因第一道阀门泄漏,
(4)丁二烯球形储罐安全阀出口管道连接氮气吹扫管道。(SH/T3007第)
在罐体下部能方便检修人员进出储罐的位置。应设置1个人孔;筒体长度大于或等于6米
(1)压力储罐液相进出口接合管宜安装在储罐底部。并应安装在罐体最底部位。并应安装在罐体顶部。气体放空接合管可设置在人孔盖上。并应满足抗震和防止储罐沉降的要求。
(1)装卸站的进、出口宜分开设置;当进、出口合用时,高架罐之间的距离不应
4、铁路油品装卸鹤管内的油品流速不应大于。但装卸车流速不得大于。其开关宜设在
8、装车台管道设计应考虑水击的影响。宜采用整体道床。在道床两侧应设防渗漏的排水沟,
其性质改变、易对人体造成损伤、或可造成较严重的环境污染的,(SH/T3107第)(有条件逐步整改)
14、尽头式装卸车台最后一个停车位的末端距车挡的安全距离不应小于20m。应采用密闭管道系统。且最大流速不得大于7m/s。